拔上頜智齒術后是否會留下后遺癥呢
有人因為怕疼,或者認為拔了智齒之后會變笨,就拖延不拔牙;也有人認為拔了智齒可以拔上頜智齒,就盲目拔牙。
臉皮上部的支撐主要靠顴骨和上頜骨,最寬部位在顴骨。而上頜智齒位于上頜骨內,即使稍有向外傾斜,也還位于顴骨內側,顯而易見,它們對臉的支撐作用可以忽略不計。而影響人臉下部寬度的結構主要是下頜角和咬肌。咬肌是附著于上頜骨顴突、顴骨弓和下頜角上的肌肉。如果一個人的下頜角肥大,且咬肌發(fā)達,就會顯得臉很寬。下頜牙齒對臉型的影響主要是支撐嘴唇(前牙)和臉頰(后牙),維持臉部高度。
因為牙位不正,導致牙齒生長的有些偏離了,所以這種情況除非通過拔牙很難將其消除干凈,所以如果通過自律,真的是非常的艱難,所以一定要用藥用一些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等等可以幫助有效的去恢復自身的身體情況。
根據病情選用抗菌藥物或內服清熱、解毒的中草藥進行治療。
2、針對不同病情,及時對癥治療
一旦確診為拔上頜智齒,就要及時治療,防止病情加重,急性期主要以抗炎治療為主,待急性炎癥控制后,對于牙位正常、對頜關系良好的,可作齦瓣楔形切除術,促使智齒萌發(fā);對于水平阻生、前傾阻生以及牙位不正、無對頜牙的智齒,由于長期食物嵌塞,細菌聚積,極易形成牙菌斑,久而久之,導致第二磨牙齲壞,影響正常咀嚼功能,甚至危及機體健康。所以,醫(yī)生應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勸其及早拔除患病智齒,避免“殃及池魚”。但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患者錯誤的認為“拔一顆牙,全口牙齒將逐個松動脫落”,因此,堅決拒絕拔牙,以至于拔上頜智齒反復發(fā)作,造成極大的痛苦。
3、堅持定期檢查,確保牙齒健康
二十幾歲的年齡正是拔上頜智齒的好發(fā)年齡,因此,我們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醫(yī)患密切合作,盡量每3個月或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盡早發(fā)現患牙,及時采取措施,將痛苦和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有條件的患者,盡量爭取半年或者一年潔牙一次,以保證牙齒清潔。醫(yī)護人員應積極探索口腔疾病的中西醫(yī)治療方法,大力弘揚寶貴的祖國傳統醫(yī)學,確保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編輯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