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全口義齒之后如何護理才能快速恢復自然?安順全口義齒之后如何護理才能快速恢復自然?安順全口義齒之后如何護理才能快速恢復自然?全口牙齒由基托和人工牙兩部分組成,靠牙齒基托與粘膜緊密貼合及邊緣封閉產生的吸附力和大氣壓力固位,吸附在上下牙槽嵴上,以恢復患者的面部形態(tài)和功能。全口牙齒是粘膜支持式牙齒。
早期的全口牙齒可追溯到17世紀,人們用獸骨、木頭和象牙等材料做牙齒。隨著人類發(fā)展和科學進步,全口牙齒的發(fā)展經歷了印模方法的改進,(牙合)架的發(fā)明和改進,基托和牙齒材料的改進等重要階段,其基本理論、做步驟和方法逐漸趨于完善。全口牙齒成功地應用于牙列缺失患者的修復,在種植牙齒問世之前,它是牙列缺失的唯一修復方法。
全口牙齒三種頜位關系
在人類的口腔中,牙齒在牙槽窩中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順序生長形成了自然牙列(即上、下頜自然牙列),構成了咬合基礎.而咀嚼食物的基本運動就是咬合運動,也就是下頜相對上頜做各種類型及各種形式的不規(guī)則、不斷變化的運動.因此也就形成了合與頜、以及合位與頜位,合就是上下牙列之間的接觸;而頜是指下頜骨相對上頜骨之間的位置;然而合位是指上下牙列之間以及牙齒之間的接觸關系;頜位是指下頜骨相對上頜骨之間的位置關系.所以頜位是有無數(shù)個的,但在全口牙齒修復中最有用而且相對最穩(wěn)定的就是三種頜位關系,既牙尖交錯位(正中合位)、后退接觸位(正中關系位)、下頜姿勢位(休息位).
2、假牙不可隨處丟置,應在固定的位置,防止損壞或者丟失。
3、如果出現(xiàn)牙齦或者口腔粘膜的壓磨乃至潰爛,可暫時取下牙齒,但在就診前半天必須戴上,以便使醫(yī)生能正確檢查出疼痛的原因和部位,進行修改。
4、日常生活中也不可疏忽對牙齒的保護和護理,堅持每天洗牙,并且飯后漱口,如果發(fā)現(xiàn)有色素沉積,可以使用藥物或者工具去,夜晚睡前應把牙齒摘除并放于清水中浸泡。
5、有時候全口牙齒為了快速的適應,往往睡眠時間也戴著,這樣可以更快速的熟悉和適應。
1.后退接觸位(retrudedcontactposition,RCP):下頜生理性的最后位,肌收縮是獲得該位的重要條件,后退的幅度大小主要是韌帶決定.它位于牙尖交錯位(ICP)的后下方,水平距離向后約0.5--1.5mm,垂直距離向下約1.0--1.5mm,距離的大小和方向主要取決于后牙牙尖高度.這個位置自從很久以來就認為是全口牙齒再造咬合關系的水平位置的最佳可適位,但是現(xiàn)代的觀點有所改變,那就是最佳可適位是RCP前方約1.0mm處的位置.
2.下頜姿勢位指端坐或直立,且不說話、不吞咽、不咀嚼時,下頜所處的位置.三種基本頜位中,它的穩(wěn)定性是最差的.也稱息止頜位或休息位.它與ICP在垂直距離上相差1.0--3.0mm,也就是說在垂直距離上ICP加上1.0--3.0mm就是下頜姿勢位,換句話說就是息止合間隙就是1.0--3.0mm,但是應該因人而議,這里所說的是平均值.它也有無數(shù)個位置.
3.牙尖交錯位(intercuspalposition,ICP)是指下頜處于牙尖交錯合咬合關系時,下頜相對于上頜的位置.牙尖交錯合(intercuspalocculusion,ICO),是指上下牙尖窩相對,達到最廣泛,最緊密的接觸關系時的咬合現(xiàn)象.它是全口牙齒再造咬合關系的最佳位置.所有口腔修復工作者都在尋找這個位置.垂直位置關系上是下頜姿勢位減去1.0--3.0mm就是ICP,水平位置關系上就是RCP減去0.5--1.5mm就是ICP.
因為很多人發(fā)現(xiàn)自己不管怎么練習還是沒有辦法發(fā)出正確的發(fā)音,有可能是因為寄托太光滑造成的,所以也可以經過適當?shù)拇蚰⒓耐写蚰ケ∫恍┛梢詭椭覀兏玫娜ゾ毩暟l(fā)音,還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出現(xiàn)這種問題一定要及時解決,不然可能遲遲沒有辦法解決發(fā)音不清楚的問題。(編輯3002)